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是什么搜索实测用户界面与体验搜索准确性隐私与安全SGE如何处理用户数据?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隐私?与其他搜索引擎比较与bingai相比总结
最近谷歌的搜索生成体验(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)终于是对我开放了,让我们先看看长啥样
从下面的GIF可以看出,我搜索apple logo时,搜索页面会出现Get an Al-powered overview for this search?
点击Generate,就会生成一段文字,其实这里我的意图时找到apple logo的图片,但是给到我的是logo的历史背景,看来还得给到更精准的描述。
ok,详细测评之前,我们先了解几个概念。
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是什么
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(SGE) 是Google推出的一种实验性版本的搜索引擎,它整合了人工智能答案直接进入搜索结果。与传统的Google搜索(显示一系列蓝色链接)不同,SGE使用AI直接在Google搜索网页上回答用户的问题。当用户在Google搜索中输入查询时,一个绿色或蓝色的框将展开,显示由Google的大型语言模型生成的新颖答案,这种模型与OpenAI的ChatGPT类似。SGE从网站中提取信息并链接到生成答案时使用的来源。用户还可以在SGE中提出后续问题以获得更精确的结果。目前,SGE尚未向公众开放,需要用户注册Google的Search Labs才能使用。Search Labs目前仅在美国提供有限的英文版本,但用户可以加入等待名单。SGE可以通过Chrome桌面网络浏览器或Android和iOS的Google应用程序访问。SGE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更深入、更直接的答案,而不是仅仅提供相关链接。这是Google在AI领域的最新尝试,旨在提供更加智能和有用的搜索体验。来源
上文是来自于ChatGPT的解释,在我的理解就是Google利用自己在搜索引擎多年的经验结合AI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上,给到更符合用户搜索意图的答案。
之前已经筛选信息是搜索引擎来筛选,现在通过对话的形式,让筛选信息的步骤通过AI再更精准的推荐,这对于很多基于搜索引擎的服务而言,是一个巨大的变化。
搜索实测
截止到目前为止,打开美国节点,并申请了谷歌实验室的话,在Google的搜索页面最顶端是会出
Get an Al-powered overview for this search?的字样
点击Generate后的界面会出现4个模块
- 1是AI生成式短文,Google的AI加上你的搜索词,AI会试图理解你的意图,给出你想要的回答,不需要再去看传统的搜索结果。
- 如果你不满意1的结果,可以点击3的部分继续跟Google的AI提问,得到跟下图差不多的结果。
- 2的部分基本上会是高权重的网站例如:wikipedia,facebook,quora等等
- 4则是对这个回答的反馈,Google用于收集满意度的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一些商品的搜索词,SGE会直接给出购买链接,但是结果会在竞价广告后面,毕竟广告也是Google的收入大头
而且点击购买链接以后,同一款产品会出现多个平台的价格对比,好家伙,直接选个最低价购买就好了,不同的产品会有评分,描述,价格等信息。
用户界面与体验
SGE设计的还是比较美观大方的,无缝嵌入到Google的搜索结果,电脑端显示的结果也比较多,手机端现在还没有出现SGE的按钮,可能得电脑端测试完才会开启手机端的测试,平均的响应时间大概在3-5秒之间,可以接受。
搜索准确性
经测评下来,SGE的准确度还是相当高的,但是比较奇怪的是,我比较少用到这个SGE,因为现在任务性的问题我会直接问ChatGPT,简单的问题,我会问Google,也就用不到SGE。不过对于商品类的搜索,Google还是比较有用的,可以对比价格,平台,,评分,描述等等。做SEO的站长们,可能得多花心思想想怎么把链接做到SGE里去了。
隐私与安全
SGE如何处理用户数据?
国外的人比较注重隐私安全,Google同样也是,不过大语言模型的进化,势必会大量训练用户数据,每次用户的点击,点击路径,访问时长,最终转化,Google势必会拿去改进SGE的体验,这是不可避免的。
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隐私?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Google除了拿到用户的访问数据,其他的数据不会爬取。
与其他搜索引擎比较
与bingai相比
与Google SGE相比丝滑嵌入到搜索结果不同,bingai的AI入口有时候我甚至都找不到,不得不说,微软这么多年的TOC产品有时候就是不够细节
bingai其实更应该说是一款聊天的产品,类似ChatGPT3.5,并没有很好的嵌入到搜索结果当中,但是跟SGE有所不同的是,bingai的每一个生成结果是附带链接的
- 黄色高亮和红色高亮是直接可以点击的锚文本
- 推荐的几个继续阅读的链接
- 给出的几个问题提示
继续看下商品的推荐方式是否有不同的地方:
直接问打火机,bingai反问我打火机的用途
再问用于点燃香烟的打火机,bingai同样没有给出商品的链接,只是从类型,特点,品牌方面介绍了打火机,由此可见,bingai与Google SGE在揣摩用户的意图上还是存在差距,不过也跟两款产品的定位有关,bingai侧重聊天给出信息,SGE侧重给出直接的结果
总结
总体测评下来,个人感觉Google这一次真的还是比较重视AI的,虽然AI早就已经应用到Google的搜索结果当中,但是ChatGPT的出现还是极大的刺激了Google做出相对应的产品,但是Google也知道AI的基础大语言模型是很难追赶,所以Google利用它在搜索引擎上多年的技术和经验,做出一个嵌入到Google里面的嵌入式生成式AI还是能在搜索领域跟其他嵌入AI的搜索引擎拉开一大截的。
由此可见,完全不用担心Google在搜索引擎领域的霸主地位,但是聊天式应用ChatGPT4能联网能生成结果,完全不在搜索引擎的领域竞争,完全是另一个纬度的碾压。
所以啊,技术的进步,打败旧时代的王者,有时候完全不是同一纬度的竞争,这就是科技的世界。